《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7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刘志强)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年工2023年,代赈带动低收有关部门持续抓好以工代赈工作,入群加大中央专项投资支持力度,众务实施一大批以工代赈专项项目,工业有效拓宽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年工2023年,代赈带动低收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入群累计吸纳带动253.4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众务人均增收1.4万余元。工业
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吸纳28万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年工人均增收1万余元。代赈带动低收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下达2023年度以工代赈中央投资109亿元,入群较2022年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34亿元,众务支持有关省份共实施2710个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工业全年累计吸纳28万名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目前已发放劳务报酬29.5亿元,项目全部完工后劳务报酬占中央投资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
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带动183.6万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1.6万余元。各地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工程、附属临建和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环节用工潜力。2023年,25个省份在64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包括平陆运河、川藏铁路、北京至商丘高铁、西气东输等重大标志性工程,累计吸纳20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36.1亿元;25个省份在17个中央投资专项中实施以工代赈,共吸纳34.1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41.3亿元,覆盖农业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生态、城镇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31个省份在6900个省、市、县三级各类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涉及各等级公路、中小河流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共吸纳129.5万名群众就业,已发放劳务报酬220.8亿元。
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吸纳41.8万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近0.8万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林草等部门,指导各地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型灌区治理、“四好农村路”等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进一步扩大“赈”的效果。2023年,30个省份在9967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共吸纳41.8万名农村低收入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33.2亿元。
评论列表
“一定要知晓各自任务和危险点,做好每一项安全措施……”10月30日,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对122铜钱线双河支线开展隐患消缺,现场工作负责人反复叮嘱杆上作业人员注意每一个安全细节,确保消缺工作安全高效推进
2025-08-26 12:43在刚刚落幕的Bilibili World 2025(BW2025)上大放异彩的韩国知名Coser Yasal,近日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英雄联盟》经典角色“九尾妖狐·阿狸”的最新Cosplay作品,
2025-08-26 12:18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厦门国际会展周组委会昨日发布消息,以“融合、共享、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厦门国际会展周将于11月11日至15日举行。此次盛会星光熠熠,来自国际大会
2025-08-26 11:36随着以“赓续长征 勇攀匠境”为主题的天坛杯“长征精神”第四届工程质量大比武总结大会暨“蓝时代”施工交付工程师结业仪式于近日在北京圆满落幕。金隅天坛整装在2023年的“百位蓝时代施工交付工程师认证计划”
2025-08-26 10:39